![]() 从水墨丹青到油画对话,从名家返乡到南北联展,呼和浩特以“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奔赴激活城市艺术基因。青城公园内,画家范治斌执笔绘就家乡美景,展出的近百幅山水写生诉说游子乡愁;黄浦江畔,北疆与上海的不同风貌在59幅油画中碰撞出文化火花;今年将亮相京城的“百名画家绘青城”特展,更是携3年创作硕果开启南北对话。当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响起跨界音乐会、公益课程点亮市民艺术梦、北疆文化特展与顶流演唱会同频共振,呼和浩特正以多元艺术生态编织着北疆文化的全新叙事,让苍茫辽阔的草原风情在笔触、音符与光影中走向世界舞台。
名家返乡展:赤子笔墨绘青山
“在家门口跟着大师一起写生,机会太难得了?!薄岸匝?,能看到范治斌老师作画的过程,观察到下笔的力度、角度,就像是上了一堂大师课?!?月17日,“艺美北疆·青山无尽——范治斌水墨作品回乡展(山水篇)”在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公园展厅开展。当天,范治斌在青城公园参加了写生活动,并与书画爱好者进行交流。 生于内蒙古、长于北疆沃土的范治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如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党支部书记、馆长左大宁说:“范治斌是一位在中国画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艺术家,也是呼和浩特书画界的骄傲?!倍杂诜吨伪蠖?,不管走到哪里,对大青山的眷恋始终深植于血脉,因此,此次展览以“山水篇”为脉络,以“写生”为纽带,展出的近百幅山水写生作品,既是对故土深情的告白,更是对北方山水文化的当代诠释。 范治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龄愈长,乡愁愈浓,他说:“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够回乡办画展。去年的作品展览以‘荷花’为主题,今年以‘大青山’为主题,我想通过笔墨反映家乡的山水风貌和北疆美景。尤其是展览期间的写生活动,更能和书画爱好者一起把熟悉的家乡画出来,感觉很不错?!?/p> 作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杰出校友,范治斌回家乡办画展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展览首日,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部分老师到场观展。据了解,范治斌将在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 为了汇聚更多的优质文艺资源,提升北疆文化的影响力,呼和浩特做了许多助推工作。4月18日,民盟中央美术院创作基地、中国美术馆创作和理论研究指导委员会工作站、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北疆文化传承基地在回民区北疆文化研学基地落成并投入使用。工作人员表示,3个基地依托乌素图美丽的自然景观为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相信会吸引更多的绘画、摄影、雕塑艺术家到呼和浩特,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精品“走出去”:南北对话展风华
迷人的北疆风光与多元的北疆文化早已通过各类展览活动走向全国。从3月12日开始,“从北疆到海上——呼和浩特·上海油画作品展(上海站)”在上海市徐汇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展览集聚了上海与内蒙古两地共59幅油画精品,将上海的现代都市风貌、海派艺术与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民族历史和自然景观进行对比和融合,令人震撼。当地媒体盛赞:“这不仅是南北油画艺术的一次精彩邂逅,也是海派文化与北疆文化的一场雅宴?!?/p> 通过展览向世界展示北疆文化,“从北疆到海上——呼和浩特·上海油画作品展(上海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年,“百名画家绘青城”写生采风活动将走进北京举办展览。该采风活动自2022年7月开展以来,已累计组织本土及其他地区艺术家写生20余次,参与艺术家200余人次,创作了大量展现呼和浩特历史人文、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的艺术作品。据左大宁介绍,为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弘扬北疆文化、提升呼和浩特品牌影响力,特别策划举办本次进京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作品联展、学术论坛、公共教育、文旅推介及实地采风等内容,旨在展现呼和浩特的历史底蕴、民族融合、生态之美与时代新貌,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p> 为进一步推动北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北疆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与北京城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北疆文化神州行”巡讲巡展活动。4月29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在北京城市图书馆文化交流区道和厅开展专题讲座,向北京读者讲述了春节剪纸中生肖、花卉、福字等各种传统吉祥符号及其象征含义。与此同时,在北京城市图书馆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举办的“北疆文化神州行”主题展《北疆春晖:段建珺剪纸精品展》开展,将持续到5月中旬。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北疆文化神州行”巡讲巡展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让北疆文化走出呼和浩特、走出内蒙古。同时深入推进了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与北京城市图书馆馆际交流合作,为深化“京蒙协作”贡献力量。
艺术氛围浓郁:美育种子遍撒青城
春日的呼和浩特处处涌动着文艺气息。3月伊始,呼和浩特市文化馆、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赛罕区文化馆等相继发出公益培训班开课通知。舞蹈、马头琴、扬琴、书法、工笔画、非遗手工制作等课程,让市民有了更多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艺术修养的机会。 从3月开始到年底,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结合雕塑展览主题及季节特色定制音乐主题,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下午举办跨界音乐沙龙。4月11日,市民张亚如在参观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时,参加了“凝固的旋律”——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跨界音乐沙龙,欣赏了呼和浩特爱乐乐团杨飞、苏子昂等5位演奏家的精彩演出;4月10日、11日,乌兰恰特艺术培训中心少儿舞团的120余名家长、学生进行了一堂行走的艺术成长课,他们观看了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出演的舞剧《骑兵》,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 4月30日,“新三艺”新启航·音你而美 艺启未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呼和浩特爱乐乐团联合课程开发行动走进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在学校美育成果展示中,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的艺术团体轮番登台,博得阵阵掌声。呼和浩特爱乐乐团成员通过小提琴、大提琴、长笛三重奏,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的演出。表演中,乐团成员介绍了曲目的背景以及不同乐器的特点,还与学生们现场互动,真正让艺术“触手可及”。据了解,“新三艺”交响乐联合课程今年正式启动后,已经走进苏虎街实验小学科尔沁校区、锡林南路小学等学校,通过丰富的互动形式,让高雅艺术在校园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春暖花开之际,刘若英演唱会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和惊喜。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多项精彩的文艺演出、展览同步进行。如4月23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开展的《石启北疆·旧石器时代华章——大窑遗址考古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展览主要围绕大窑遗址的考古成果展开,包括遗址出土的各类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还呈现了大窑遗址的地质地貌、气候环境、动植物化石等,配合大窑遗址考古发掘及研究历程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参观者全面了解大窑遗址在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受到欢迎。 多彩的活动、创新的课程、全民参与的氛围,展现着北疆文化在呼和浩特的勃勃生机,也给游客留下独特的呼和浩特印象。 记者 王璐 文/图 |